[音乐理论] 方文山:我不只是写歌词的方文山

[复制链接]
3226 0
Blues 发表于 2015-5-8 01:02:35 | 只看该作者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方文山:我不只是写歌词的方文山$ O' ]3 Y+ \7 K0 @
时尚的小方格衬衣,黑领带黑夹克,灰色的鸭舌帽,不羁的耳钉,个性的山羊胡,这样的一个潮人如何与“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”这样的句子联系在一起?他,是方文山。从《双截棍》开始,《东风破》《青花瓷》《菊花台》——他和周董周杰伦让“中国风”歌曲红遍了大江南北,有人说是他成就了周杰伦,也有人说是周杰伦成就了他,究竟方文山是个什么样的人?
- E! P2 W0 e. x; i& U$ K7 L( \
( z+ ?5 [; h* V1 @9 l8 A) A
3 M& ]1 P* ^2 y3 n) G" w# v' Y! H2 E0 B' r$ S) J: f$ I5 U
在之前,台湾作家方文山来到贵阳为新书《方道·文山流》举行签售会,在签售会之前的媒体见面会上,接受记者采访的方文山说,他不只是会写歌词的方文。
* j  A1 l' q5 F$ x2 f, |3 ]; a0 U0 ]9 g( f
此次方文山来到贵阳,是为他的新作《方道·文山流》来做签售的。在这本新书周杰伦为他做的序中,把方文山称为“低调的方老师”,可低调的方文山又如何会高调地出书呢?
0 T. [6 T& J# y( h8 ?  K2 A. e1 X  C9 B
记者:既然是低调的方老师,如何这次会想到出书呢?9 x$ Y. J! @/ w" m8 V. y8 I
方文山:其实这次的出书是一个机缘巧合,并没有刻意为之。本来只是想出一个我作品的简谱集,可出版社却认为那样会过于简单,变成简单的工具书,于是建议我把自己的一些东西放进去,于是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。这本书从排版到美编,我完全没有插手,完全放心地交给出版社去做,结果也很让人满意。
! P) B& p9 n3 s, ~+ X
: e/ j% d8 T" }( ^5 @记者:这已经不是你的第一本书了,之前你已经出版过《吴宗宪的深情往事》、《半岛铁盒》、《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》、《关于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》、《中国风》等书,这次的《方道·文山流》与以往的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同呢?
8 G# K; j1 |# R9 q
2 T% b* d' W* Y" _7 m. p3 S方文山:这本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,通过这本书,读者可以认识一个完整的方文山。就如同我在书的自序中写的,“文字在这片疆域里,自成王道,蔚为流派。”这本书里,全是些属于方文山的文化观察,属于方文山的散文闲笔,属于方文山的私房影像和属于方文山的简谱中国风。所以透过这本书,所有不了解方文山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个真实完整的方文山。2 I( ~0 U$ `. h2 @
# }, [) h5 q* f1 r( c, _
记者:写词和写书的感觉有什么不同?
. D2 K# k2 P  r4 H. d! c" P1 X方文山:创作歌词有时候会有一些限制,总感觉意犹未尽,所以我也很喜欢用散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,而这本书就是我这些散文闲笔的集合。
) g9 A% Q9 a# I: z- l1 l# D) d8 v  T' m, C6 e) w" L
与杰伦合作最愉快
: O! z8 x$ t# d5 H7 k/ W送过报纸,当过外劳中介,还做过管线安装工,没有成名之前,方文山做过很多种工作,每一种都和文学创作挨不上边。直到被吴宗宪发掘,签入阿尔法唱片,方文山才走上了词曲创作的路。而今的他已经数十次登上两岸三地音乐大奖的领奖台,成为华语乐坛地标性人物。坎坷的创作路,如今的他怎样看待?$ l, x8 T- h  u$ J) a, R* `
9 I2 d9 a( S% i5 E) C2 t$ l# j- u
记者:有的人说你是周杰伦的御用词人,你如何看?/ u, i) ~/ N9 E1 M( Y
方文山:其实我现在总共写了270首歌,只有1∕6的作品是在杰伦的专辑里的。我也为其他不少的歌手创作过歌曲,比如南拳妈妈的《牡丹江》、张韶涵的《亲爱的那不是爱情》、容祖儿的《小小》等等,还有一些歌曲因为不是一线歌手唱的或者不是主打歌,因此传唱度不高,所以不被人们所知道。
; `! ^4 F' c. d1 ]5 E: r# I5 P5 ~) _
记者:那么合作了那么多的歌手,你合作最愉快的歌手是谁呢?! l) q- \1 b6 J; \
方文山:当然是周杰伦了。刚进唱片公司的时候,我和杰伦都是新人,一起经历过很多,算是一个战壕出来的战友吧。而且我们是一个公司的,给他写词,完全没有限制和压力,每次都是杰伦先写出曲子,然后我再把词填上,杰伦有时候也会告诉我,他有怎样的想法,或者他脑海中出现怎样的情景,我的全部工作就是尽我所能的把那种感觉具体地表现出来。但是给其他公司的一些歌手写词就不会这样自由了,他们会有他们的宣传策划,比如正是夏天,他们要求他们歌手的MV中会有夏天沙滩海洋,或者这个专辑对歌手有什么样的阶段意义,都会要求我们表现在歌曲中,这个时候我们的创作就是很受限制的。但是杰伦就不会,所以你也会看到他的专辑中常常会有很多奇怪的混搭在里面。
7 X. ?% U5 L% l# s& w" X
: M& r9 L2 m$ T* n  F% B$ N记者:目前为止,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些呢?
0 D# d7 A- E0 O) m, t+ O方文山:对作品的满意是分阶段的。最早的时候我喜欢《娘子》,然后《东风破》出来后喜欢《东风破》,《发如雪》出来后喜欢《发如雪》,再到《青花瓷》,现在最喜欢的是新专辑,不过这还是个秘密,名字不能说了。7 c7 h0 `; N0 t1 t

7 i/ D8 @; ]) W; D3 |“中国风”不是我的全部2 H+ j, _4 K0 k: x$ f+ o# C% F
不论是最为人所称道和熟悉的作品,还是自己满意的作品,提到方文山就不得不提到他和周杰伦一起刮起的“中国风”。, |3 k" r  G6 _0 I. s
记者:目前,你最满意的作品都是“中国风”的,所以是不是你最喜欢的风格也是“中国风”呢?
3 @& g! M4 X4 Y4 H. Y# ^$ c' z3 `; ^- T
方文山:其实我喜欢的是混搭的风格。从我家的装潢就可以看出来,客厅是地中海风格的,餐厅像一个什么都卖的商店,卧室却像废墟或者钢铁工厂,反正不像卧室——我喜欢那种多元的装潢,放在歌词创作里也是一样。而“中国风”,最早是我写《娘子》这首歌的时候,中间有一点R&B节奏,填词的时候故意填得有一些仿古诗词的味道,希望有一点点反差,没想到反而会有惊喜。这也要归功于杰伦对我的创作并不干涉,同时他也很认同,所以我们两个人的频率是一样的,这就是说我们两个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是一样的,所以我们才从事这种风格的创作。4 q5 u, Q5 U- n0 L3 M! ^7 E

- P2 C3 G% D& [9 t+ ^1 y记者:那对于你的歌词入选到中学生的课本,你是如何看待的呢?是否感到压力?
+ Y$ C5 k/ [( m9 A方文山:其实完全没有压力。流行音乐也是文化的一种,这件事被关注其实是因为媒体的无限扩大。其实换过来想想,年年有升级考,考试的题目千千万万,我的歌词只出现了那么一两句,几率是几百分之一而已。这件事情唯一值得叫好的是,教育当局没有忽视现在学生的喜好,那么多人在背歌词,那就把歌词作为社会的一个元素放进考试,这没有什么不好,只是因为媒体的关注,这件事就好像变得很不一样了。0 W% k6 {! e% M; Q( \

( y$ R9 y/ U+ ?  n  [“我想回到盛唐”% S7 o  U5 G5 b0 A* V* j: K

+ ^* ]- }3 t/ k+ Y! ?# E周杰伦写的推荐序中这样形容方文山:“总是觉得他是属于那种穿长袍站在私塾,摇头晃脑教小孩子背诵诗书的夫子,这样的人跑来现代,还用电脑创作歌词,看来可能真有上辈子这种事吧!”虽然装扮时尚,可怀旧的特质却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。5 K* C& s2 P( A+ A$ R

( L% ^" E! F8 L2 f7 F+ v记者:写了那么多的“中国风”歌曲,你最喜欢哪位古代的诗人或词人?' {3 M/ G. x) g  G7 w0 n0 W3 {0 |
方文山:我最喜欢宋词,尤其喜欢李清照和唐后主李煜的作品。宋词其实很接近现在的流行音乐,先有曲,再填词,而且格式上比较自由,很接近现在。我读到的李清照是一个感情很细腻的人,我其实也是这样,比如我很关注小物件,你也知道我喜欢收集票根、铭牌什么的,因为创作要善于观察,不细心不行,我和她有共鸣。
. @5 L+ y* c, I7 R5 l% v4 R0 w( L4 N, _0 k0 g
记者:如果让你有机会回到过去,你想去的是哪一个朝代?: ~) @2 B. V6 E$ Y" o% u5 @1 D
方文山:盛唐。那是开放的时代,我在歌词里面写了很多古代的情景,但那只是停留在纸上的世界,所以我想把它们变得立体,长安城有怎样的盛况,乌衣巷又是怎样,有时我会想坐个时光机回到唐朝,看看过去是什么样子,我的确这样憧憬过。所以我曾经和朋友搭了一座长安城模型,里面有红土城墙、勾栏酒肆和烟雨楼台。/ x+ c2 i( N# |0 s6 s

/ V6 ]/ c* {& ^写作是我最擅长的本领8 I& R' P: U/ d8 M9 S
* s: S$ `" O$ R( M/ J; L$ T
娱乐圈五光十色,身处其中,难免会心浮气躁。如今,众多幕后创作人都开始走向幕前,方文山又如何自处?
$ K; R5 ]. u$ d5 ?) M# K/ P0 a6 y' K, X2 @
记者:有没有想过自己唱歌?5 g1 ?* y1 J8 ^' `$ P8 b
方文山:我很清楚,写作是我最擅长做的事情,所以我不会去做一些我不擅长的事。/ C# u8 h/ |( D1 u

& i5 F0 w, Q' p3 u' o记者:你也写过剧本,有没有想过拍电影呢?+ B: R; s, T* _3 ]% }
方文山:目前有这个考虑,我最想拍的是一部与音乐有关的爱情电影,毕竟我是做音乐出身的,这部电影初步定名叫做《听见下雨声》。7 r7 q9 S2 c, |1 I8 C
: j7 f1 I- w" J% O$ E
记者:有没有什么对喜欢阅读的年轻朋友说的话?  I" j) o% O  I4 i- ]* _
方文山:阅读是一件投资报酬率很高的事,不必自己一件一件去经历,花一点阅读的时间就能够得到那么多的经验,你说还有什么事能比阅读更划算呢?
4 y1 u2 J6 M+ Y& n: d% ^4 p( ~; {+ A1 }, S
收藏
收藏0
转播
转播
分享
分享
分享
淘帖0
赞
0
踩
0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发布主题
音频技术交流平台
客服QQ

193053807

周一至周日9:00-23:00

反馈建议

admin@yinpinzhongguo.com 在线QQ咨询

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13-2021 音频中国